服务热线

0898-08980898

网站公告:
诚信为本:市场永远在变,诚信永远不变。

其他品种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展示 > 其他品种

宿迁好“种” 振兴强农

发布时间:2025-05-18 14:01:06点击量:

  5月9日,在宿城区蔡集镇漏河村的田地里,种粮大户张士东在田间地头查看小麦长势。去年,张士东开始尝试种植由我市选育的小麦新品种“江麦277”,由于该种子抗倒性、整齐度好,亩产高达650公斤,取得了良好的种植效果,今年他决定扩种300余亩,希望种植效果再上新台阶。

  “江麦277”是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23年5月通过国家审定,有综合抗病性好、产量较高、千粒重高、籽粒商品性好等特点,受到农户广泛认可。截至目前,已在全国累计推广种植30万亩,2024年获得江苏省重大品种研发推广应用一体化试点补助。

  “‘江麦277’属于‘大穗大粒’型小麦品种,对比其他小麦品种它的穗粒数较多,千粒重达55克。”宿迁中江种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正高级农艺师戴传刚说,接下来,他们在小麦育种方面将继续围绕优质、高产新品种进行筛选,选育出更多的综合性状好、品质优、高产潜力大、适应宿迁本地推广种植的品种,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国以农为本,农以种为先。近年来,我市紧扣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需求,不断加强政策扶持,加快种业企业培育和育种创新能力建设,全力推进现代种业发展,为全市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2023年,沭阳县培育的“沭优1号”以亩产1101.6公斤的成绩,创造了全省麦茬杂交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由于水稻新品种不断涌现、良种培育不断突破,2019年,泗洪县被认定为国家区域性常规稻良种繁育基地;集聚3家全国种业龙头企业、2家育种研究所,建成了科研水平领先的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中心,宿城区构建起“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体系……这些亮眼的成绩背后,是我市在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全力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持续“发力”。

  为加快现代种业发展,我市立足种业高质量发展需要,将推进种业振兴纳入宿迁市“十四五”规划《纲要》,2022年,在全省率先制定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现代种业发展的实施方案》,实施育种创新能力提升、良种繁育保供能力提升、强化种业龙头企业培育和优化种业发展环境“四大工程”,多举措开展种业振兴行动,不断推动种业振兴行动向纵深发展。此外,为加快育种创新能力提升,我市还积极与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以及专家团队合作,加强育种实验基地建设,引进高层次育种人才和先进育种技术、育种材料,全面提升育种创新能力。

  当然,种业振兴还离不开种业成果的转化。多年来,我市聚焦新品种试验示范基地和良种繁育基地建设,全市建立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基地6个,每年示范展示农作物新品种约200个(次);优化种苗繁育基地布局,加强基地基础设施配套和标准化建设,全市粮食作物种子繁育面积20万亩左右,建成省级果蔬种苗中心7个,年繁育果蔬种苗2.1亿株;强化成果转化渠道拓展,加快推进科研单位和种业企业向产学研、育繁推一体化转型,支持种业企业在市外布局新品种试验站(点),累计建设市外新品种试验站(点)和展示基地60多个。

  数据显示,我市现有持证农作物种业企业14家,位居全省第5位。拥有标准化种子繁育基地20万亩,年生产常规稻麦种子8550万公斤,年繁育杂交玉米种子350万公斤(本地企业在甘肃制种),除满足本地市场供应以外,每年外销种子约1500万公斤。2017年以来,已累计通过国家和省审定品种76个,数量居全省第6位。

  一粒好种子,孕育无限可能。如今,在宿迁广袤的田畴间,种子的“芯”贯穿农业始终,种子的“魂”萦绕粮仓之间。在持续推动农业高质量蓬勃发展的浪潮中,宿迁正持之以恒绘制种业振兴新蓝图,为推动农业强国建设强基铸魂。(殷朝阳 林洋旭)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