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破产业瓶颈!西南大学培养出早熟油菜品种粮油安全新希望!
在粮食安全愈发受到重视的当下,适应性强的作物育种成为农业科研的重要方向。近日,西南大学油菜团队传来重磅消息,他们成功选育出全生育期180天的耐迟播早熟油菜品种——渝油342。这一突破不仅仅是科研领域的重大突破,更为农民和整个粮油产业带来了希望。
油菜作为我国主要的油料作物,其产油量占据了国产油料作物总产油量的一半以上。然而,传统油菜种植面临的长期问题,如生育期过长和机械化水平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挑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培育耐迟播、早熟的油菜品种成为了亟需突破的产业瓶颈。
在市农业农村委的支持下,西南大学油菜团队将科研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以生物育种与传统育种技术的融合创新为基础,经过数年的努力,他们成功选育出渝油342油菜品种。这一新兴品种以芥菜型油菜、羽衣甘蓝以及甘蓝型油菜为基础,通过远缘杂交和系统选育而得,综合了早熟、籽粒大、高产及适宜机械化等多种优点。
渝油342的突出特点是其生育期缩短到180天,剩余时间在长江流域的传统油菜品种生育期(普遍在200天以上)相比,收获时间提前了约半个月。这一调整不仅有效缓解了稻油茬口矛盾,还为农民提升土地利用效率和提高农作物复种指数创造了条件。
数据显示,渝油342的籽粒千粒重达7.11克,几乎是一般油菜品种的两倍。在两年的区域试验中,该品种的平均亩产量超过170公斤,含油量高达42.93%,而芥酸和硫苷含量均达到了双低标准,这意味着农民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收获更多、更优质的油菜。
随着该品种在2023年成功登记,并经历了在湖北、湖南、广西等地的生产示范推广,这无疑为我国粮油安全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同时也为广大农民的收入水平提升插上了翅膀。这一创新也象征着我国农业科学研究在解决实际问题、推动产业可持续发展方面,为农业现代化进程贡献的积极力量。
在新农业浪潮中,像渝油342这样的品种将不断推动我国农业的发展,为实现更加科学、合理的农业生产模式提供可能,展望未来,我们期待更多这样的科研成果为中国的粮油安全保驾护航。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