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早100”为推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注入科技创新力量
作为重庆的特色农产品,“重庆宝贝”青菜头在涪陵乃至全市的农业经济中占据重要地位。重庆全市20多个区县的上千家榨菜合作社、数十万农户及近百家企业从事青菜头的种植、加工与销售,重庆的青菜头种植面积和产量长期位居全国前列。
然而,传统青菜头品种生长期长达120天以上,通常在9月中旬播种,次年2月中下旬采收。尽管部分农户尝试提前播种以错季销售,但往往面临抽薹、个头小、苦味重等问题,影响了经济效益。
为破解这一难题,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自2016年起,启动了早熟青菜头品种的选育科研攻关。经过7年的努力,通过系统选育及多生态鉴定,成功培育出适合海拔1200米以下地区种植的早熟品种——“渝早100”。该品种具有生态适应性强、丰产性好、品质优、商品性高等优势,尤其显著的特点是生长期从120天缩短至100天左右,亩产可达2.5吨以上。
“渝早100”的早熟特性为农户带来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据调查,8月下旬播种的早市鲜食青菜头,可在11月上旬收获,市场价格比普通品种高出两倍以上。同时,提前收获也为下轮蔬菜种植腾出了时间,进一步增加了农户收入。此外,9月下旬播种的加工用青菜头可在次年1月中下旬收获,有效缓解企业集中收购的压力,实现错季错峰销售。
2023年6月,“渝早100”通过重庆市非主要农作物品种鉴定,在涪陵区23个乡镇示范推广种植,面积达10万亩,产量超过25万吨。2024年12月通过国家非主要农作物品种登记,正式进入大面积推广阶段。2024年,涪陵全区播种面积进一步扩大至12.57万亩。为帮助农户种植新品种,该院组成了30多人的保障和技术团队,对“渝早100”的种植进行指导。
去年11月8日,重庆早市鲜食青菜头示范会暨品鉴推介会在涪陵区大木乡宣王村举行,吸引了来自市内外的种植大户和销售企业代表。与会者共同见证了“渝早100”的首次大规模上市,并现场达成多项产销合作协议。种植户纷纷表示,“渝早100”不仅收获时间提前,收益也显著增加。企业代表则对早市青菜头的鲜嫩口感和广阔市场前景给予了高度评价。
“渝早100”的成功选育与推广,是重庆市渝东南农业科学院坚持科技创新、服务“三农”发展的重要成果。该品种的广泛应用,不仅解决了传统茎瘤芥产业中品种老化、产量低、效益差等问题,还推动了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未来,该院将继续加大“渝早100”推广力度,并深化配套早市鲜食栽培技术研究,为农户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助力茎瘤芥产业高质量发展。